211工程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211工程 > 正文

地球表层系统学科群
来源: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学院    编辑:佚名    时间:2014-03-19    
 

项目负责人:冯庆来教授

建设目标:以与人类最直接相关的地球表层环境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地史时期及现代地球表层系统的地圈、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的相互作用和演化发展,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源和环境。为此,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为:生物地质学及沉积地质学、环境地质学、造山带地质学。通过研究,揭示三个方向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提供基础资料。

建设任务:本项目在“十五”期间主攻四个科学技术问题:①地质历史时期重大地质事件与相关生物绝灭和复苏过程,高精度地层对比研究、②分子古生物学和生物地层学研究、③造山带地质理论、研究方法及历史动力分析、④环境地质学、长江中游流域第四纪环境演化及长江中游洪灾防治。

取得的研究成果简介:

一、地质历史时期重大地质事件研究

①煤山“GSSP”被确立为全球界线层型(GSSP),被认为是国际上最成功的范例。研究成果达国际领先水平;2001获湖北自然科学一等奖。被科技部评为2001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教育部评为2001年“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科技报评为2001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并获200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②安徽巢湖平顶山西剖面列为全球印度-奥伦尼克阶GSSP候选剖面,已得到国际三叠系分会认可,并被列为4个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之首。

③通过生物标志化合物记录的微生物群变化,提出了P-T生物灭绝的第三种模式——生态系统坍塌模式,成果在《nature》杂志上发表。

④提出古—中生代之交泛层圈相互作用机制与生物集群灭绝关系。进行了当代生物多样性剧减与二叠纪末大灭绝的对比研究。

二、造山带造山带地质研究

①创立了非史密斯地层学,提出造山带混杂岩区非史密斯地层调查方法与技术路线,在国内首开1:25万数字地质填图。

②提出新的板块构造模式——非威尔逊旋回模式。

③建立多岛洋构造古地理格局。

三、分子古生物学研究

①长江中游更新世网纹红土类脂物分子记录的古气候曲线与深海氧同位素阶段吻合。

②鄂西洞穴石笋类脂物分子能够记录季风的变化。

③青藏高原海拔七千米的雪冰类脂物分子清晰地记录了夏季风和冬季风的变化。

④泥炭中类脂物分子的单体氢同位素灵敏地记录近200年的全球温度变化。

⑤首次成功地从中国6000多年前的墓葬人骨中提取了古DNA,并测出了序列。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获得的最老的古人类DNA序列数据,在世界上也是年代较早的古人类DNA案例之一。

⑥据化学地层、碳同位素和分子化石研究提出:海水富营养化,菌藻生物激增引发的赤潮可能是F-F之交浅海生物礁系统崩溃、底栖生物绝灭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环境地质学研究

①提出了流域“山-河-湖-海互动的流域演化概念模型”。

②建立了长江中游“人为活动与构造沉降的联合作用的致灾模式”。

③提出了基于地学规律的人-水-地协调的防洪对策。

④“3S”技术在湖北省国土资源研究中的应用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