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地理科学获批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目前形成4个主要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一:环境变化与生态地理 从地质微生物学、生态学角度研究环境变化,建立反映全球环境变化(温度、降水等)的地质微生物代用指标。她的优势和特色在于利用细菌和古菌的脂类分子和同位素、有壳变形虫、硅藻等代用指标,探索中国南方的洪涝灾害和北方的极端干旱事件,以及这些极端气候事件对古、今人类活动和人类文明的影响。 研究方向二: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 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角度研究亚洲季风变化对长江中游和青藏高原气候的影响,以洞穴石笋、泥炭、湖泊沉积物等气候信息为载体,重建晚新生代以来亚洲季风和长江中游及其附近地区气温和降水的高分辨率气候记录,从不同时间尺度上认识研究季风变率对区域气候的影响。与现代全球变化主要基于最近几十年的观测数据不同,本方向研究的是过去长时间尺度上的全球变化及其区域响应,弥补了人类对地球环境认识的不足。 研究方向三:流域资源与环境 以地质学与地貌学相结合为特色,主要开展长江形成演化、长江中游洪灾形成的地学环境条件与防洪对策的研究。基于江汉平原新生代沉积物,采用沉积物多重物源示踪与河流地貌相结合,对长江三峡的贯通的时代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综合分析长江中游主要水患区水患形成的地质环境背景与地质作用的基础上,通过江-湖关系变化,揭示了水害形成的地学基础,提出了人-地-水和谐的防洪治水思路与对策建议。研究方向四:地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 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学结合为特色,紧密结合全球与区域环境变化,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游的环境变迁为研究主体,开展地学遥感、微波遥感、生态资源环境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应用。在综合分析青藏高原环境变化与长江中游环境变化的基础上,揭示近40年来环境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力。 |